再婚老人在婚姻关系中,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签订互不扶养的协议。然而,这样的协议在法律上究竟是否具有效力呢?其实,在婚姻关系中,夫妻间确实存在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。这意味着,当一方年老、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时,另一方有责任提供经济和生活上的支持。然而,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等问题有其他合理约定,并且这些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,那么这部分约定是有效的。然而,对于再婚老人签订的互不扶养协议来说,情况就有所不同了。由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要求夫妻间存在相互扶养的义务,因此,这样的协议实际上违反了这一规定。这意味着,在需要扶养的情况下,即使签订了互不扶养的协议,一方仍然有权要求另一方履行扶养义务。法律设定夫妻相互扶养义务的目的,是为了保障婚姻中弱势一方的基本生活和权益,从而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。因此,再婚老人在签订协议时,应当谨慎考虑这一点,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误解而签订无效协议。
遇到法律难题?找律师红姐:17317213012